中国(双法)高等教育管理分会
2025年6月21日,第十届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论坛在东北财经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东北财经大学主办,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联合承办。本届论坛以“十年创新,数智启航 —— 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融合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多个高校、应急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期刊编辑部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与本次论坛,共商风险灾害危机治理的前沿议题和实践探索。作为国内风险灾害危机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该论坛自2015 年创办以来,已在南京、成都、青岛、西安、广州等多地成功举办九届。十年来,论坛始终秉持“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视野与中国关怀并重” 的宗旨,累计汇聚数千位专家学者,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治理理论成果,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本届论坛的特邀嘉宾有: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郑国光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原召集人、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辽宁省消防救援总队陈永胜队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原成员、湖南农业大学特聘教授徐晓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东北大学张雷教授,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沙勇忠教授,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贺定超教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际交流司原副司长吴金光研究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朱正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宏伟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象明教授,暨南大学蔡立辉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李燕凌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海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高恩新教授,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吕孝礼长聘副教授,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史云贵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华强教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容志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詹承豫教授,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周利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副院长易承志教授,辽宁省消防救援总队法制与社会消防工作处处长付健,沈阳化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张展教授,应急管理大学(筹)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燕波涛教授,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唐攀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郭海湘教授,贵州财经大学安全发展与现代化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志军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副院长顾湘副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李瑞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吕书鹏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应急管理系主任彭毅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蒋新宇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朱伟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朱莉教授,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明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侯俊东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王德运副教授。本次会议特邀期刊主编/编辑部主任有:《风险灾害危机研究》主编张海波,《公共管理学报》编辑部主任黄欣卓,《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编辑部副主任刘一弘,《灾害学》原主编袁志祥,《灾害学》常务副主编马冀,《城市与减灾》主编罗华春,《学海》副主编王婷,《中国应急救援》执行主编邓铎,《中国应急管理科学》编辑部编辑吴佳,高等教育管理出版社编辑徐皓冰。
在论坛开幕式环节,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汪旭晖教授发表欢迎致辞。他指出,危机治理作为全球性关注议题,数字化技术正为应急管理领域带来创新变革机遇。本届论坛以回顾十年发展历程为契机,聚焦探讨风险灾害危机治理前沿方向,致力于为应急管理现代化发展提供学术支撑。汪旭晖校长同时介绍了东北财经大学学科建设体系,以及公共管理学院在应急管理领域推进数字化研究、国际化合作与实践化探索的成果。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学科评议组联合召集人、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教授以视频形式致辞。他回顾了论坛创办历程,提出在复杂风险挑战背景下,跨学科对话与协同研究对于学术突破至关重要。针对当前频发的突发性事件及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深度不确定性,薛澜教授强调亟须推动研究范式创新。同时,他充分肯定了东北财经大学应急管理学科在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先行探索及其实践价值,期待论坛持续发挥学术交流纽带作用。国务院原参事、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闪淳昌教授亦通过视频发表致辞。他着重强调风险预防在危机治理中的关键地位,倡导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闪淳昌教授希望论坛延续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特色,深化平台建设,为应急管理领域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贡献更多专业智慧。开幕式由中国双法研究会高教分会理事长、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德海教授主持。
论坛现场举行十周年回顾环节,为历届主办方颁发年会纪念章,回顾了论坛十年来在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术创新、服务应急管理实践等方面的重要贡献。
第一阶段主旨报告由湖南农业大学徐晓林教授主持。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在《拓展公共治理的风险视野》中提出,需创新公共治理认知,强化忧患意识,推动理论范式和实践模式转变,增强治理的适应性、韧性等,以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风险挑战。东北大学张雷教授在《居缘关系何以塑造新型社区共同体》中,分析了陌生人社区治理困境,提出以居缘关系为基础,通过价值、目标、行动、工具机制构建新型社区共同体的思路,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论坛第二阶段主旨报告上半场由暨南大学蔡立辉教授担任主持,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沙勇忠在《灾害应急响应初期深度不确定性下的AI 多专家协同决策方法研究》报告中,深入剖析了 AI 多专家协同决策方法在灾害响应早期应对深度不确定性的优势,指出该方法能够快速生成解决方案、模拟多领域专家知识;同时也客观分析了其面临的技术瓶颈,如大语言模型(LLM)知识局限性、方案科学评估困难等挑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教授以《生物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初步思考》为题,从战略规划、法律体系、组织架构等维度,系统梳理我国生物安全治理现状,并提出构建生物安全风险治理的系统性架构设想。下半场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象明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王宏伟研究员在《“十五五” 时期推进中国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六大重点方向》报告中,聚焦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提出围绕组织指挥、风险防范、救援救灾等六大体系进行优化完善,探索应急管理领域高质量发展路径。西安交通大学李燕凌教授则以《加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研究》为题,运用 “结构 - 功能 - 过程” 分析框架,深入探讨应急管理体系内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并提出创新协同治理模式,推动应急管理体系效能提升的新思路。
第三阶段主旨报告上半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刘一弘副教授主持,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贺定超在《发挥高校优势,助力应急管理》报告中,系统分析我国应急管理领域面临的防灾减灾实际挑战,指出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高地,可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与科研创新优势助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并具体介绍了东北财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在相关领域的实践探索案例。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际交流司原副司长吴金光以《从沧源佤族看跨界民族的积极作用》为题,结合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实地调研,阐述县域跨界民族的生产生活特征,以及政府与民间社会在跨界民族事务中采取的协同工作机制。下半场由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海波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彭毅教授在《黄粱一梦v.s. 美梦成真?仿真在应急管理研究中的再思考》中,对比分析仿真研究方法与传统归纳法、演绎法的技术特性,提出通过虚拟现实交互设计、理论实践动态结合等路径,进一步释放仿真技术在应急管理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南京大学蒋新宇研究员以《跨越双重现实:连接自然灾害与社会韧性的灾害经济研究》为主题,强调灾害经济研究可从直接损失评估、间接影响传导等多维度切入,为应急管理政策设计提供量化依据,推动应急预案与响应机制的优化完善。
第四阶段主旨报告由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德海教授主持。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长、应急管理部原副部长郑国光在《科技赋能灾害风险防范》中强调,要深刻认识气候变化的灾害效应,我国防灾减灾救灾需构建科学高效的风险防控体系,坚持预防为主,依靠科技提升防范与支撑能力。西安交通大学朱正威教授在《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的集成创新模式—— 基于上海、合肥、南通三地实践的比较分析》中,结合三地实践,分析了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在应对城市风险挑战中的集成创新模式,探讨了新技术革命为跨部门协同提供的新工具。
6月21日下午九个平行论坛同步开启,议题涵盖 “中国式现代化与风险灾害危机治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风险灾害危机治理”“风险灾害危机治理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风险灾害危机治理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的中国应急管理知识体系构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分析与治理”“风险沟通与安全教育”“基层应急管理创新与实践”“行为应急管理” 等专题领域。分论坛累计收稿150余篇,来自全国高校的学者们就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人工智能在应急决策中的应用、基层应急管理创新等话题展开热烈研讨,现场思想碰撞频繁,学术氛围浓厚。
6月21日下午同步开展了公共管理人才招聘宣讲会和期刊主编论坛。在人才招聘宣讲会上,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围绕公共管理领域人才需求、职业发展路径等议题与参会者深入交流,为行业储备与输送专业力量。同期举办的期刊主编论坛以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急管理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为核心主题,《风险灾害危机研究》主编张海波,《公共管理学报》编辑部主任黄欣卓,《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编辑部副主任刘一弘,《灾害学》常务副主编马冀,《城市与减灾》主编罗华春,《学海》副主编王婷,《中国应急救援》执行主编邓铎,《中国应急管理科学》编辑部编辑吴佳等出席论坛。嘉宾们立足应急管理学科前沿,结合多学科交叉视角,就知识体系创新、学术研究范式突破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应急管理领域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前瞻性思路。
论坛闭幕式上宣读并颁发了优秀论文奖,经评审专家从150 余篇投稿中遴选,最终19 篇论文获奖。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海波介绍了第十一届风险灾害危机多学科论坛承办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情况,高等教育管理分会理事长、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刘德海与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雷尚清完成承办权交接。本届论坛汇聚多学科智慧,为风险灾害危机治理提供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新视角,有助于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高
等
教
育
管
理
分
会